美东时间9月10日16:00(北京时间9月11日04:00)平台配资炒股,道指收跌92.63点,报40736.96点,跌幅为0.23%;纳指收涨141.28点,报17025.88点,涨幅为0.84%;标普500指数收涨24.47点,报5495.52点,涨幅为0.45%。
盘面上,华为产业链持续拉升,鸿蒙方向领涨,初灵信息、常山北明、网达软件涨停,拓维信息涨超7%,汉仪股份、亚信安全等多股跟涨。国企改革概念股局部活跃,上海九百、江西长运等涨停。
在辛亥革命前后,英国公使朱尔典是一个能够使中国政局受到改变,并左右到英国对中国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作为英国驻华领事,自然极为熟悉中国的官场和政治发展,算得上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国专家了。
当时,正是朱尔典传回了关于中国局势的报告,才令英国外交部对中国有了深刻的了解。因此,在辛亥革命期间,朱尔典作为英国在中国的利益维护人,同时也是英国对华政策的具体决策人和执行人,深刻地影响了辛亥革命的发展进程。
自袁世凯复出后,武昌起义的革命形势就迅速发生了变化,国内的各派政治势力重新进行分化组合,最终变成清帝退位和建立共和政体。而袁世凯之所以能够成为民国大总统并迅速掌握军政大权,除了清政府的无能和他卓越的个人能力外,还要得益于英国公使朱尔典对他的大力扶植。
其实在辛亥革命以前,朱尔典就已经对清政府的无能感到非常失望了,这一点从他在传回英国的报告里,对摄政王载沣的评价中就可以看出。他形容载沣是一个软弱、没有主见和魄力的人,不肯相信手下可靠的大臣,却反而相信他的兄弟和那些不靠谱的人提出的建议。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统治国家,才会使当时的中国面临严峻的动荡局面。
在1911年的5月,朱尔典对中国的局势作了详细的描述,他指出,中国各处已经对清政府极为不满,甚至这种不满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了。这是因为清政府不断增加税收负担,财政混乱,官员腐败,百姓生活艰难等等。
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的传播,人民看到了清朝的衰败和封建的专制制度所带来的灾难,人民的思想开始产生了转变。从四月密谋反对摄政王和刺杀载洵亲王这两个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中国人的革命精神了。
所以,朱尔典认为中国正急需一个有能力控制局面的人来帮助中国克服危机。但是“在政府范围内,似乎没有一个所必需的并具有广泛见识和坚强性格的政治家能在危机中为这个国家指明方向”。
朱尔典认为放眼整个朝堂,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一些贪污腐败和没有能力的人,不管是庆亲王、那桐还是毓朗等,都不够资格。中国需要的是一个有能力引导中国远离革命和崩溃的危险,并使改革顺利进行下去的人,而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朱尔典对袁世凯的评价很高,认为他作为政治家,能力卓越,业绩突出,在清政府任职时的作为很令人满意。但后来袁世凯却被摄政王载沣解职,这令朱尔典很不满,认为摄政王太过独裁,完全欠缺考虑外国政府的意见。而朱尔典对袁世凯的支持更是直接表现在武昌起义的爆发后。
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无法镇压革命,不得不重新任用袁世凯,希望依靠他来挽救帝国。而朱尔典对此则直接表明清政府已经无能改变当前政局,只有依靠袁世凯才能稳定国内秩序,强化统治国内。因此他建议英国直接抛弃清政府,扶植袁世凯上位,这样才能维护英国在中国的利益。这就是英国对华政策转变的重要标志了。
为了不让革命形势继续发展下去,并帮助袁世凯上位,朱尔典一边积极支持袁世凯调停清政府和革命党人,一边又帮助袁世凯获得英国的政治支持,以便让他从清政府手中获得更大的权力。在这期间,朱尔典说服英国应该帮助袁世凯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并由他掌握实际政权。但由于当时革命发展太多迅速,清政府根本无法靠武力来消解革命,朱尔典只好先支持袁世凯和革命党人进行谈判。
在袁世凯动身前往湖北以后,他的儿子袁克定和朱尔典秘密会谈。在会谈中,袁克定向朱尔典表达了袁世凯打算占领汉阳,并把此处定为和革命党谈判的地点的想法,他表示如果汉口的革命党人愿意接受谈判条件的话,其他地区的革命党也同样能够接受的。
对于这一点,朱尔典表示支持。后来他把此事汇报给格雷,在报告中,他称:“袁世凯的任务是巨大的。中国人民群众通常的特性是固有的稳定以及不惜一切代价地渴望和平,而且这个国家没有其他的建设纲领,这些情况都是对袁世凯有利的。另一方面,革命的广泛性已经它到处获得胜利,使得以武力恢复国家原来面目的一切企图难以实现。”
而在关于如何才能和汉口革命党人谈判成功的问题上,朱尔典则建议袁世凯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政府。但是袁世凯在和黎元洪见面后却发现局势不乐观,于是他返回了北京。袁克定再次和朱尔典进行会谈,他表示自己的父亲袁世凯现在很困惑,现在全国都在声讨要推翻清王朝,而黎元洪他们则力挺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或许还有机会获得其他革命地区的支持。但前提是必须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建立共和政体。
对此,朱尔典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共和政体是一个危险的试验,也不完全适合中国。袁克定为了了解英国是否会支持袁世凯掌权和具体采用哪种政体,便继续试探朱尔典,他表示,袁世凯可能会被拥立为皇帝,所谓的共和政体只是一个过渡而已。这次朱尔典没有当场回答,而是几天后,才转达英国会大力支持袁世凯上位的立场,不管是哪种政体都无妨,但袁世凯必须能够稳定国内秩序和有能力维护外国人的利益。这就是英国对华政策的最大原则。
这一次,由袁世凯和朱尔典进行了会谈。在会谈中,袁世凯明确表示自己支持君主立宪制政体,并会用武力来促使南北议和。而对于袁世凯的这个主张,朱尔典自然表示万分支持。有了英国在外交上的积极支持后,袁世凯便在次日宣布组阁,由他本人担任总理,王士珍任陆军大臣,杨士琦任邮传大臣等。这些关键职位几乎都由袁世凯的亲信担任,这也预示着清政府的大权已经逐渐被袁世凯掌握,朱尔典心中的“强人政府”似乎也已经慢慢显露了出来。
为了尽快让袁世凯和革命党人谈判成功,解决中国内乱,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朱尔典一直在反对日本干涉中国局势,但是革命党人却一直坚持要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政体,这可能会导致南北谈判随时破裂。为了能够让谈判成功,朱尔典只好放弃了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主张,改为支持袁世凯建立共和政体。
后来,朱尔典再次会见袁世凯,便建议他在汉口停战,并进行南北谈判。袁世凯同意了他的建议。之后,朱尔典一直积极在袁世凯和革命党人之间斡旋,并成功使南北双方停战三天。在英国的斡旋之下,双方停战的时间不断延长,而且南北谈判也顺利提上了日程。为了让谈判能够按照英国的政策目标顺利进行,朱尔典在斡旋的同时,又帮助袁世凯逼迫清政府交出了统治大权,让清政府再也没有能力干涉南北双方谈判。
不仅如此,朱尔典还极为反对日本想要干涉中国革命的立场,他一直主张要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中国内乱。对此,日本很不服气,日本驻华公使曾向朱尔典表达了日本政府的立场,他表示日本反对中国建立共和政体,认为应该让中国重新建立清王朝。
但朱尔典却表示“英国政府倾向于认为外国干涉将会损害而不是增强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如果各国公开表示对清王朝的支持,其结果很可能会使共和派在南方增加许多新的支持者”。最后,朱尔典还表示,在南北双方会议结束之前,各国最好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由此可见,英国是非常反对外国干涉中国革命的。
但南北议和开始后,南方革命党人却坚决主张推翻清王朝和建立共和政府,朱尔典为了不让南北谈判失败,只好放弃了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府的主张,改为支持以袁世凯为民国大总统的共和政府。之后朱尔典又不断说服日本不可强制干涉中国革命,就连袁世凯打算强制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府的想法,也被朱尔典拒绝了。他表示,如果强制进行,只会使中国分成两半,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不管建立什么政体都好,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这就是英国政策的底线。
在朱尔典的授意下,袁世凯同意了建立共和政府的主张,之后,袁世凯又提出逼迫清帝退位并授权他建立共和政府的方案,企图以此来逼迫革命党人让出政权。对于这一点,朱尔典作为英国代表大力支持袁世凯的主张,并加快了“扶袁共和”的步伐。
在英国的大力支持下, 袁世凯顺利逼迫清帝退位,并获得南方革命党人的认可,成功当上了民国临时大总统。
从整个辛亥革命的过程可以看出,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当时的英国是在华经济利益最大的国家,而且它的大部分利益都集中在南方平台配资炒股,由革命党人控制着,所以朱尔典必须最大程度地保护英国在华利益和英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是英国当时对华政策制定的最大原则。朱尔典后来的一切作为都是以这个为最终归宿而进行的。
袁世凯政体朱尔典清政府英国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