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官方配资平台_老牌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招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由于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不想错过宜财税语文章,记得将公众号设为“星标”,具体为点击页面左上角第二个蓝色“宜财税语”,进入主页互联网金融期货配资,然后点击右上角的“...”,选择“设为星标”。
每次看完文章,记得多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宜财税语最新文章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图片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资本(或股本)溢价以及其他资本公积,包括因溢价发行股票形成的资本溢价、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资产重估增值、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资本公积对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信誉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其在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这可能导致企业在税务申报时出现问题,增加税务合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恰当处理这些项目以防范相关风险。
那么,资本公积都有哪些涉税风险?应该如何应对和防范呢?
01
资产评估增值
会计上,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资产评估,但评估增值只有在法定重估和产权变动的情况下,才能调整被重估资产的账面价值。若向银行贷款,由贷款银行指定的资产评估机构产生的评估增值,只能作为银行对企业进行贷款的依据,不属于法定重估业务,不得自行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会计上,资产评估增值通常反映为资本公积的增加。
税务上,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持有的各项资产(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持有资产期间,资产产生的增值或减值,除Cai Zheng部、税务机关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以及反映其增值部分。
举个例子,根据财税(2010)49号通知,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在重组上市资产评估增值有关制上市过程中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5,060,464.25万,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不征收入库,直接转计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国有资本,同时可按评估后资产价值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所得税前扣除。
可见,会计上在法定重估和企业产权变动的情况下允许企业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而税务上则要求继续使用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除Cai Zheng部、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外。这可能导致企业在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差异,如处理不当,则会影响税务合规性。
实际操作中,应建立严格的资产评估流程,对资产评估增值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控,确保评估增值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在进行资产评估增值时,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评估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对于企业股份制改组改制过程中的资产评估增值,如不能提供Cai Zheng部、税务总局下发的包括含“可按评估后的价值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内容的文件,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只能以评估前的历史成本为准,需对折旧摊销纳税差异进行调整,以避免税务风险。
02
权益结算股份支付
会计上,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不进行会计处理(除可立即行权的外)。在等待期内,需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预计服务期满后可行权的股数、授予日股票的公允价值以及已过等待期与全部等待期的比例来计算应确认的成本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对于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成本费用,并计入资本公积。行权日,如职工行权,应将收到的行权款项记入银行存款,同时增加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行权日后则不在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税务上,根据总局2012年第18号公告,对于需员工完成特定服务期限或实现预定业绩目标后才能行权的股权激励计划,在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对应年度计算缴纳所得税时税前扣除。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如激励对象立刻拥有行权资格或已行权,方可根据行权日股票的市场公允价值和员工实际支付的行权价格之间的差额,以及行权的股票数量,计算当年工资薪金支出,并进行税前扣除。确定股票行权时的公允价值,应依据行权当日股票的收盘报价来进行。
可见,会计上在等待期内就需要确认成本费用并计入资本公积,而税务上则在行权时才确认为工资薪金支出并进行税前扣除。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企业在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不一致,从而产生税务风险。
实际操作中,应建立详细的股份支付政策和程序,明确等待期、行权条件和行权价格等关键要素。其次,对股份支付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跟踪记录,包括授予日、行权日、行权价格和公允价值等。此外,定期对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和税务影响评估,对不满足税法税前扣除规定的差异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税务处理的准确性。
03
权益法核算的长股投
会计上,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投资单位应按持股比率计算应享有的份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将相应的金额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出计入投资收益。此外,还需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并在必要时计提减值准备。
税务上,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是历史成本,也不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而是在实际收到股利时确认为应税收入。可见,虽然会计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会随着被投资企业其他权益变动而变动,而税法认定历史成本,但会计上被投资企业其他权益变动而变动不直接计入损益,而是计入资本公积。因此只要进行了正确会计处理,那么税法上的所得和会计处理一致。但若企业未能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或者在税务申报时未能准确反映这些变动,则会出现税务风险。
实际操作中,应确保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控制制度,确保所有投资变动均得到准确记录和及时反映;详细记录被投资企业的财务信息,以便在进行权益法核算时能够准确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和变动情况;在期末进行必要的减值测试,并在必要时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如会计处理不当,应及时进行会计调整,并在纳税申报时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以确保税务处理的准确性。
04
资本公积余额减少
资本公积余额较少主要发生在企业因资本过剩减资、资产股权划转、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等情况。
资本过剩减资:资本过剩减资涉及企业因经营规模下降或资金无法有效利用而进行的资本减少。会计上,应实际返还给投资者的数额,借实收资本,贷银行存款等。如采用股票方式减资,应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实收资本,按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库存股,按其差额,借或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如股本溢价不足以冲减,应计入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
税务上,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减资,转出的非货币性资产是否视同销售,现行税法中没有明文规定,但按税收一般的处理原则,应分解为以公允价值销售非货币性资产和减资两项业务分别进行税务处理,转出的非货币性资产要视同销售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会导致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存在差异,如处理不当则会产生税务风险。
资产股权划转:会计上,无论是母公司向子公司、子公司向母公司还是子公司之间进行资产(股权)划转,均以账面净值为基础,不确认损益。如划转涉及负债,会计处理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税务上,根据总局公告2015年第40号,如上四种企业资产(股权)划转情形可不确认股权转让或资产转让所得,享受递延纳税待遇。交易双方应在股权或资产划转完成后的下一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各自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情况说明,以证明被划转股权或资产自划转完成日后连续12个月内,没有改变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如果交易一方在股权或资产划转完成日后连续12个月内发生生产经营业务、公司性质、资产或股权结构等情况变化,致使股权或资产划转不再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交易双方均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并在情况变化后的60日内,改为一般性税务处理。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的,交易双方应按一致处理原则,同时应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特殊性税务处理申报表和相关资料。
可见,税务上需满足没有改变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才能不确认转让所得,享受递延纳税待遇,如未满足条件则需在规定时间内转为一般性税务处理,确认转让所得,并在当期缴纳所得税。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会计上,如将资本公积的一部分直接转为股本,增加注册资本,借资本公积,贷股本。这种处理不确认损益,也不影响总资产和总负债,只是改变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结构。
税务上,根据国税函2010年第79号规定,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不征收所得税。对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自然人股东,需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然而,对于不同类型的资产在持有期间产生的增值,会计上计入资本公积,并在资产处置时确认损益。在资产处置前,这部分增值不能转增资本。如企业在资产处置前进行了转增资本,实际上是将相应的资产处置收益提前确认,税务上也自然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实际操作上,在进行资本过剩减资时,应确保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制定减资方案、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通知债权人、公告以及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等。在资产股权划转过程中,应确保满足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包括合理的商业目的、股权划转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被划转股权原实质性经营活动等。同时,对于资本过剩减资和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应关注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情况,如在资产处置前就进行了转增资本,则应确认处置损益,并进行纳税申报。
总之,企业处理资本公积时必须采取全面而细致的措施以降低税务风险并确保合规性。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企业不仅能够降低税务风险互联网金融期货配资,还能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稳健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Powered by 官方配资平台_老牌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招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